民以食为天,饮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。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,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、发育。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。现代人工作压力大,生活节奏快,中午的盒饭,深夜的夜宵。夜宵会导致肥胖,因为晚上脂肪合成比较旺盛,因此脂肪代谢异常,会堆积体内,长久以往体重就会增加,也增加了罹患高血压、糖尿病的因素。
美国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研究表明,吃的晚会增加食欲,减少全天能量燃烧,并改变脂肪组织,最终导致肥胖,揭示了深夜进食和肥胖之间联系的生理和分子机制。在这项随机交叉研究中,研究人员招募了16名肥胖或超重的参与者,并严格控制了参与者的饮食、睡眠、光照和身体活动等因素,他们在实验室内完成了两个饮食实验,两组参与者食用完全相同的饭菜,不同的是一组参与者每顿饭都晚4个小时。
研究发现,较晚进食对饥饿和食欲调节激素瘦素和生长素释放肽有显著的影响,会影响我们的进食动力。具体来讲,与吃的早相比,吃的较晚的参与者瘦素水平在24小时内下降,瘦素会向大脑发出信号,代表我们吃饱了,而瘦素水平降低,表示饥饿感增加。研究通过能量消耗、食欲和脂肪组织,揭示了吃的晚会增加肥胖的风险。